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窃听器藏进墙里,发射卫星使绊子,美国的手段有多黑

点击次数:123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1-23 04:26:28
当初往中国驻澳大使馆的墙里头灌混凝土、顺便埋进一堆窃听器的时候,美国和澳大利亚可能都没想到,这出戏的结局,竟然是被自家人给捅了个底朝天。 这事儿要从那笔小麦生意说起。当时中国看中了澳大利亚的小麦,价格都谈好了,一斤六毛,第二天就签合同。结果

当初往中国驻澳大使馆的墙里头灌混凝土、顺便埋进一堆窃听器的时候,美国和澳大利亚可能都没想到,这出戏的结局,竟然是被自家人给捅了个底朝天。

这事儿要从那笔小麦生意说起。当时中国看中了澳大利亚的小麦,价格都谈好了,一斤六毛,第二天就签合同。结果美国人当天晚上就找上了门,说他们有北美原装小麦,还便宜,一斤五毛送到家。这买卖谁划算就跟谁做,咱们扭头就选了美国。澳大利亚这边就懵了,到嘴的鸭子飞了,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共享情报的好大哥美国,用从咱们大使馆里偷听来的消息,撬了自己的墙角。

这下澳大利亚可不干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让媒体把美澳合伙装窃听器的事给曝了出来。直到这个时候,咱们才知道,原来那个号称两国友好的新使馆,从天花板到储藏室,早就被塞满了耳朵。最后没办法,只能把整个楼拆了重建,施工队和材料全从国内运,生怕再着了道。

这种在合作的幌子里下套的玩法,后来又被他们搬到了天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火箭发射接连出事,他们看中了中国成功率高、价格又公道的长征火箭。表面上是送来了商业卫星发射订单,背地里却藏着刀子。合同苛刻得离谱,不给预付款,不给卫星任何技术资料,发射失败了还要中国赔大钱。

当时我们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还是个新手,急需订单,只能硬着头皮接。结果呢?1992年发射澳星B1,火箭点火后愣是没动静,查了半天才发现,是推进器里残留的一小片铝屑惹的祸。虽然发射没成功,但好歹火箭和卫星都保住了。可美国人不甘心,又让澳大利亚下了B2的订单。

这次他们玩得更阴,直接卡着卫星的振动频率数据不给。这就像一大队士兵齐步走过桥一样,如果火箭和卫星的振动频率一样,就会产生共振,结果就是星箭俱毁。美国人明知这个道理,却偏偏不给数据,就等着看长征火箭出洋相。结果,火箭升空48秒后,卫星真的炸了,变成了一团火球。

弔诡的是,就算载荷在半空中炸了,我们的火箭依然顽强地把一堆残骸准确无误地送进了预定轨道。这本身就证明了火箭没问题。可美方人员一到现场,就把关键的卫星残骸装箱封存,不让中方科学家靠近一步,回头就在国际上大肆宣扬中国航天技术不行。

紧接着就是1995年发射美国公司的亚太二号,再次星箭俱毁。1996年,长征三号乙首次飞行,搭载美国卫星,升空后坠毁,酿成了我们航天史上最沉痛的2.15事故。这一连串的事故,很多都跟美方卫星脱不了干系,可他们却倒打一耙,炮制出所谓的《考克斯报告》,污蔑中国通过航天合作窃取美国技术,随后便出台法案,彻底封死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大门。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把我们彻底锁死,但他们忘了,封锁这东西,对我们来说从来都是最好的催化剂。从那以后,中国航天完全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从卫星到火箭,从载人飞船到空间站,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之后二十年里,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了204次,成功率高达97.55%,这个数字,远超美国的94%和欧洲的92%。

后来斯诺登曝光棱镜门,大家才知道,原来全球监控这事,人家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美、英、澳、加、新这五眼联盟,连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都监听了十几年。他们甚至互相监听对方国家的民众来规避本国法律,把双重标准玩到了极致。

最讽刺的莫过于,那个一边监听全世界,一边指责华为设备有后门的国家,却从来不提自家的苹果手机随时能为他们敞开大门。

回头再看这些陈年旧事,其实挺有意思的。他们当初处心积虑埋下的那些东西,无论是墙里的窃听器,还是卫星里的陷阱,都没能真正挡住什么,反而逼着我们把路走得更扎实了。他们建起高墙,我们干脆自己造出了通天梯。如今,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稳稳当当地在天上运行,他们反倒要回过头来主动要求交换数据。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幽默,当初你给我使的那些下作绊子,最后都成了我登高望远的台阶。不知道他们现在抬头看天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