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是 任天堂的设计理念和其它日厂没有任何区别。随着光盘载体的到来,比二次元更二次元!二次元画风的更进一步形态出现了。ff爆火!
ff的成功爆火带来了日系的辉煌,发起了最后冲锋,然后死的不能再死。因为光盘载体带来的是进一步的可能性,比二次元更二次元,同样的比现实更现实也成为了可能。如此真实的游戏场景,欧美玩家自然不屑于继续玩二次元。
任天堂在现在想要窃取属于全部日式游戏一起铸就的这份辉煌。合理吗?
山内溥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现在的玩家都太不像话了,他们居然宁愿一个人呆在黑暗的房间里玩那些慢得要命的游戏。"从结果来说,这种声音日本人普遍赞同,日本人对叙事在骨子里瞧不起。
二之国,大神,妖怪手表,怪物猎人,恶魔城,圣剑传说,机器人大战,梦幻之星等等全都是游戏性大于画面。所谓任天堂的游戏理念与3a背道而驰根本就是伪命题。
整个日系游戏都在与欧美系背道而驰。
因为日本厂就是没钱,日本人就是喜欢二次元,日本人就是不喜欢现实。
日本人就是不喜欢现实,他们甚至不喜欢虚拟现实。大部分熟识的的日系虚拟现实类作品《刀剑神域》《加速世界》《地平线的记录》《骇客时空》《粪游》等等,这些作品真人化的瞬间就是日本人幻想破灭的瞬间。因为他们不喜欢现实!他们喜欢的是二次元的虚拟现实!而非真正的虚拟现实。
欧美想象中的虚拟现实游戏是《头号玩家》这种虚拟现实,是写实的,是未来化的。这些是日本人无法喜欢上的。
这是整个日本环境决定的。任天堂只不过是顺应日本的环境罢了。任天堂和其它日本厂没有任何区别。
有个网站叫老男人游戏网。你去搜索gba,nds,3ds,wii,psp等等查找汉化作品,塞选日厂。你会发现只要是日厂游戏,全都是你们嘴里的“游戏性>画面”。
作为一门生意,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资产负债表等等,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才是商家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任天堂建立了现代游戏产业的整个体系,作为后来者的索尼想要打破任天堂的统治只有探寻不同于任天堂的发展模式,即充分利用自己在多媒体领域的优势发展,把游戏主机从只能玩游戏扩展到客厅的多媒体中心这个概念,PS主机*在索尼的整体战略中除了在游戏产业和任天堂对抗,还要和别的多媒体厂商争夺存储格式等行业的霸权,比如蓝光*和hd DVD之争,同时也是对自家集团旗下的影视行业进行配合。
这也是索尼为什么主推游戏的沉浸式体验,即游戏电影化。这条路对不对呢?肯定是对的,毕竟存储介质的优化大幅度解放了游戏开发商的思
路,这就是ps2时代,游戏百花齐放,大放异彩的原因。当时坚持守旧的任天堂一时措手不及,但也非常认可索尼的战略思维,所以在n64,ngct时代开始和索尼拼机能,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来到索尼擅长的赛道,任天堂根本不是对手,不是gba稳定的现金流和nds的蓝海战略的巨大成功,任天堂估计早倒闭了。
正是经过这些事,任天堂才痛定思痛,决心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当然游戏作为商品首先必须要好玩,不然再降价也卖不出去,毕竟游戏不是生活必需品这一理念是亲身经历过雅达利*冲击的山内博早早定下的组训。
索尼这边呢,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断扩大的存储介质,晦涩难用的开发工具包,硬件不断追求升级导致开发商的成本越来越高,现在基本已经来到了临界点。
这么说吧,只要任天堂还在坚持游戏性,游戏产业就不会崩溃,但是没有索尼,这个产业也不会进步,如果只有索尼,我估计游戏产业离完蛋也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