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救兵”变“逃兵”?德国波兰怒对泽连斯基,乌难民遭逐客令:滚回战场!

点击次数:91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1-21 13:49:09
曾经被奉为座上宾的乌克兰人,如今似乎正成为欧洲最不受欢迎的群体。当初敞开怀抱的德国和波兰,现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政客们纷纷公开表态,打算用削减福利的方式,对在他们国家的乌克兰难民下“逐客令”。 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数百万乌克兰人涌入欧盟寻

曾经被奉为座上宾的乌克兰人,如今似乎正成为欧洲最不受欢迎的群体。当初敞开怀抱的德国和波兰,现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政客们纷纷公开表态,打算用削减福利的方式,对在他们国家的乌克兰难民下“逐客令”。

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数百万乌克兰人涌入欧盟寻求庇护,德国接收了超过120万,波兰也接近100万。然而,曾经的同情和支持,正在被日渐增长的现实压力和不满所取代,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救兵”变“逃兵”?

引爆这颗炸弹的导火索,源于乌克兰政府今年8月下旬的一个决定。基辅方面放宽了旅行限制,允许18至22岁的男性自由离境。这一政策的本意或许复杂,但在欧洲却引发了立竿见影的后果。

德国媒体援引内政部的数据,越境进入德国的乌克兰年轻男子数量,从8月中旬每周区区19人,到10月已经飙升至每周超过1800人。波兰边防卫队也证实了这股涌入潮,并指出其中许多人显然把德国当成了最终目的地。这让德国政客坐不住了。基民盟的高级议员哈特把话挑明了:“我们对年轻的乌克兰男子在德国消磨时光,而不是保卫自己的国家,毫无兴趣。”矛头直指乌克兰放宽出境限制的决定。波兰方面的反应则更为激烈。右翼的联邦党明确放话,华沙“不能再继续成为成千上万本应保卫自己国家的人的避难所”,更不能“让波兰纳税人来为逃兵买单”。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其实,这种不满情绪并非一日之寒。早在今年3月,波兰国防部长就曾抱怨,看到“年轻的乌克兰人开着最好的汽车环游欧洲,在五星级酒店度周末”,普通民众的沮丧感与日俱增,甚至有人走上街头,打出“滚回乌克兰”的标语。上个月,波兰总统纳罗基更是签署法案,正式收紧了乌克兰移民享受国家福利的规定。从政策层面,关上了慷慨援助的大门。德国基社盟领导人索德尔也强调,必须“大幅减少迅速增加的乌克兰年轻男性涌入”,并呼吁欧盟向基辅施压,改变规定。这种地面的寒气,其实早已传导到了高层。一边是德国波兰对难民态度急转直下,另一边,是演员出身的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的聚光灯下,声泪俱下地表演。他指责我们给俄罗斯递刀子,抱怨跟我们高层对话的大门都快找不到了。

演员的自我修养

泽连斯基的这番操作,说白了,就是一场面向西方金主的“职场PUA式汇报演出”。想象一下,一个项目经理,项目搞砸了,KPI完不成了,他能怎么办?承认自己无能?那支持和位子就都没了。所以,必须甩锅。找谁呢?美国是金主爸爸,不敢得罪;欧洲还要继续输血,也不能骂。于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我们,就成了完美的“背锅侠”。这套说辞是讲给西方听的:“你们看,我都这么努力对抗‘中俄轴心’了,援助是不是该加码了?”毕竟,地主家真的快没余粮了。欧洲给乌克兰的“月供”,已经从每月38亿欧元直接腰斩到19亿。泽连斯基的表演,换来了欧盟峰会后追加的1亿欧元军援,这点钱对战局杯水车薪,但对他而言,却是政治上的胜利,是能让他继续演下去的门票。

结语

所以你看,整个事情的逻辑链就非常清晰了。前线的战事不顺,西方的援助疲软,导致欧洲内部从上到下都开始捂紧口袋。对乌克兰难民态度的转变,只是这种大趋势下最直接、最残酷的表现。当德国和波兰的民众看到本该在战场上的年轻人,却在自己的国家享受福利时,不满情绪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的“掀桌子”,更像是对这种趋势的焦虑回应。最终,这场看似剑拔弩张的大戏,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热情终将退潮,当利益的天平开始倾斜,曾经的承诺也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夹在中间的普通人,永远是最大的牺牲品。

上一篇:张欣砸7600万杀回纽约,她在赌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