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解放战争时傅作义掌握多少兵?看似拥兵60万,实则只有4个军

点击次数:130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1-19 23:54:12
1947年末,傅作义算是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被蒋介石提拔成了华北剿总总司令,表面看是大权在握,手下还有五六十万兵马,风头一时无两。 可要说这份权力有多硬核,其实明眼人都清楚,傅作义不过是个披着“总司令”头衔的外来户。 他出身晋绥军,跟阎

1947年末,傅作义算是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被蒋介石提拔成了华北剿总总司令,表面看是大权在握,手下还有五六十万兵马,风头一时无两。

可要说这份权力有多硬核,其实明眼人都清楚,傅作义不过是个披着“总司令”头衔的外来户。

他出身晋绥军,跟阎锡山混过,属于那种地方杂牌军头,真说起来,这华北的国军主力,大头还是蒋系中央军。

傅作义能不能指挥得动这些蒋介石的亲信?说白了,他名下十来个军,真的听他号令的,只有自己那点老底子部队。其他的中央军,一帮“天子门生”,根本不鸟他。

实际上,傅作义刚接手华北,就是个烂摊子。国军在清风店刚吃了大败仗,主力第3军被打烂,石家庄也丢了。

蒋介石这才想起来用傅作义,其实就是没别人可用,想让他豁出去跟解放军死磕,自己嫡系能少死点算点,不是真心信任他。

蒋介石的算盘打得精,一边给傅作义名头,一边派陈继承当副总司令。这陈继承是蒋的死党,专门盯着中央军,傅作义就是个“傀儡司令”,实际指挥权都被掐着。

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也是桂系,手里没有兵,说白了就是挂个空头,谁都指挥不动。

华北的国军,其实分三股势力:阎锡山那边是个土皇帝,根本不听傅作义;中央军是蒋的嫡系,装备好兵多;傅作义自己的察绥军才是他的班底,人数最少。

傅作义从1938年自立门户,主要靠第35军起家,到平津战役前,实际能用的嫡系部队也就四个军,加上点骑兵,顶多十来万人。

华北中央军军级番号一堆,兵力是傅系两倍还多。说是五六十万大军,傅作义手里不到三分之一是真正能号令的。

傅作义刚开始还挺有干劲,想搞主力对主力,跟解放军硬碰硬。结果现实很快就给他一记闷棍。

1947年底涞水战役,他最看重的第35军被打残,师长阵亡,军长自杀,美式装备丢光。

最扎心的是,中央军第16军、第94军就在旁边,傅作义急得喊救援,这俩部队愣是看热闹,根本不管。这就是杂牌的命运,傅作义彻底明白了,自己就是个摆设。

战后开会,他想问责,结果陈继承直接怼他,中央军行动得他批准,还想插手傅作义的察绥军人事。

傅作义气急,直接请辞,还把陈继承推出来做总司令,意思你既然全都管了,那你来干好了。蒋介石也犯难了,他既要傅作义卖命,又不让他掌权。

最后只好调和,说以后军令听傅作义,政治听陈继承。这等于啥都没变,傅作义还是指挥不动中央军。

傅作义也不傻,知道不把陈继承这颗钉子拔掉,自己永远是空头。

机会来了,1948年陈继承闹出青年军208师开枪事件,舆论压力大,傅作义顺势把他赶走,这才算真正掌控了华北大局。

随后,他开始对中央军软硬兼施,先是拉拢,给他们扩编新师,分点好处,让抵触情绪缓和些;再是分割,把中央军部队拆开调动,军长成了光杆司令;还清理军统、中统特务,

连北平市民政局长、社会局长都撤了;最后顶住蒋介石的南撤令,死守华北,不让自己被架空。

傅作义这些操作,算是把中央军拢得差不多了。可讽刺的是,解放军很快雷霆入关,傅作义的嫡系第105军、第35军在张家口、新保安战役中全军覆没,家底输光。

剩下的中央军反而保存得比较完整,但他们早就吓破胆了,被百万解放军包围,哪还敢出头?最终,傅作义带着这帮中央军,选择了和平改编,算是体面收场。

回头看,傅作义当年手里五六十万兵马,真正能用的其实只有他自己的那十万人。杂牌司令空有名头,实际就是个背锅侠。

蒋介石的用人套路,地方军头只能做炮灰,中央军死保自己。傅作义靠着政治手腕勉强掌控大局,最后还是被时代洪流推着走。

历史就是这样,风光背后都是无奈,谁都不是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