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同一时间,埃及沙漠色涂装的歼-35AE在沈阳车间完成最后调试,即将远赴北非;巴基斯坦则闪电签下40架歼-35E订单,飞行员甚至已在中国秘密训练两年。
更戏剧性的是,埃及刚宣布加入土耳其“可汗”项目,巴铁转身就和土耳其在卡姆拉合建“可汗”组装线——这场军购大战的剧本,比好莱坞谍战片还烧脑。
歼-35的底气写在实战数据里:东海防空识别区日常巡航的它,搭载国产涡扇-19发动机,2.2马赫超音速巡航时间长达1.2小时,隐身涂层维护周期1200小时。
埃及空军司令马哈茂德中将亲自验证过:演习中法制“阵风”甚至无法锁定歼-35,而埃及现役的美制F-16导弹射程还被锁死在80公里。
更让买家心动的是价格:6000万美元单价仅为F-35的60%,配套空警-500预警机+红旗-19反导系统打包价,相当于“买战机送防空网”。
土耳其的“可汗”却像个华丽的赌局。
印尼砸下的100亿美元天价订单,单价飙到2.08亿美元,但交付日期模糊写着“2028年后”。
首飞视频被扒出三大硬伤:起落架镜头与F-22设计图高度雷同,飞行轨迹数据异常平滑疑似CG合成,背景云层运动方向与当日气象记录不符。
更致命的是发动机——美制F110-GE-129随时面临断供风险,土耳其自己都不敢押注,反手花56亿买二手“台风”战机充门面。
地缘政治才是真正的幕后导演。
埃及表面站队“可汗”,实为规避美国制裁的障眼法。
美国每年对埃及17亿美元援助像悬在头顶的刀,采购歼-35可能直接断供。
沙特当起“影子金主”:掏钱帮埃及买中国战机,换取埃及牵制伊朗,自己则躲在幕后操控棋局。
印尼的百亿豪购更暴露软肋——特朗普关税大棒悬在中国镍矿进口上,千亿贸易额赌不起,只能忍痛放弃歼-35。
巴基斯坦的“双面下单”堪称战略行为艺术。
一边签40架歼-35绑定霹雳-17超远程导弹(射程400公里),构建针对印度的“猎杀链”;
另一边与土耳其共建“可汗”组装线,表面是“鸡蛋不放同一个篮子”,实则用土耳其筹码对中国砍价。
巴空军参谋长扎希尔·艾哈迈德早已亮底牌:“我们买的是战斗力,不是政治表演! ”。
技术泄露的阴影始终笼罩交易桌。
2018年土耳其仿制中国彩虹-4抢占中东60%无人机市场,巴基斯坦技术人员被疑泄露参数;枭龙项目的KLJ-7A雷达数据也曾流入土耳其,助推“可汗”航电研发。
这次中国直接给歼-35E内嵌自毁加密芯片,维修必须中方监督——吃一堑长一智的防备,写满血泪教训。
阿联酋的断电事件暴露军购暗战有多凶险。
阿布扎比航展上,歼-35模型突然断电30秒,次日土耳其就亮出“可汗”全尺寸模型,宣称“比F-35多载4吨导弹”。
王室机场三天内降落3架安卡拉神秘专机,而美军基地连夜给F-35机库加装三重加密防护,生怕歼-35电子战系统透视机密。
沙特将军的吐槽点破真相:“中国人能立即发货,‘可汗’还停留在PPT阶段”。
当埃及的歼-35AE完成出厂试飞,土耳其的第六架“可汗”原型机还在车间拼装;当巴飞行员已驾模拟器训练两年,印尼的飞行员连手册都没拿到。
军购市场的残酷法则从未改变:性能参数可以吹牛,交付日期不会撒谎。
土耳其的“技术转让”甜头藏着陷阱。
承诺给印尼的本地化生产,实则只开放机身组装权限,发动机、雷达、导弹等核心部件仍捏在欧美手中。
埃及军官私下承认:参与“可汗”是为在利比亚战区换话语权,但合同里暗藏的“项目失败可退出”条款,像根随时引爆的引信。
歼-35的产能正在碾压对手。
沈阳脉动生产线月产2架,2025年产能80-150架,福建舰弹射测试刚完成,沙特、阿联酋的订单已在排队。
而“可汗”连机身复合材料供应商都未敲定,印尼百亿订单被曝附加条款——需沙特先注资50亿美元才能启动。
阿塞拜疆的坠机事故给“可汗”泼了盆冷水。
训练中因雷达误判里海湿度,导致战机空中解体。
相比之下,歼-35的技术前身歼-10CE,在印巴空战创造“零损六杀”战绩,连沙特都把它改装成王室专机——战场才是检验战机的唯一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