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起退休人员能领双份收入?新政打破 3 大限制,这些人先受益
62 岁的张师傅把 “退休证” 塞进抽屉最底层,换上了超市理货员的工牌。这个月他的工资卡到账 3200 元,养老金账户同时进账 2800 元 —— 两份收入加起来 6000 元,比退休前还多。“以前打零工怕被查,现在人社局的人说,9 月起退休后上班合法了,养老金和工资能一起拿。”
人社部 7 月发布的《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退休人员再就业的 “玻璃门”。数据显示,我国 60-65 岁仍有劳动意愿的人群占比达 42%,仅 2024 年就有超 1200 万退休人员在 “偷偷打工”,而新政将让他们从 “地下” 走到 “地上”。
一、双份收入成真:打破 “领养老金就不能领工资” 的旧规矩
张师傅的经历藏着新政最核心的变化 ——
▶ 养老金和工资 “互不打扰”
过去,不少退休人员担心 “上班影响养老金”,甚至有人被单位要求签 “自愿放弃养老金” 的协议。新政明确:养老金是法定待遇,再就业工资是劳动报酬,两者并行不悖。案例:北京某社区 65 岁的李阿姨,在老年食堂做饭,每月工资 2500 元 + 养老金 4100 元,双份收入让她给孙子报了兴趣班。这种 “退休再就业” 组合,全国已有 380 万人尝鲜(人社部调研)。
▶ 企业用工成本降了一半
按新规,企业聘用退休人员不用缴养老和医疗保险,只需交工伤保险(每月约 80 元 / 人)。对比普通职工 “单位每月缴社保 1200 元”,用工成本直降 93%。小微企业的算盘:上海某便利店老板算了笔账,雇 2 名退休人员,每月省社保 2240 元,“够多进两箱牛奶的货”。目前,餐饮、安保、家政行业已有 62% 的岗位向退休人员开放(58 同城数据)。
二、3 类人最受益:不只是多赚钱,更是找回价值
新政像块 “试金石”,让不同需求的退休人员各得其所 ——
▶ 身体硬朗的 “技能派”:经验成 “香饽饽”
退休教师王老师在线辅导中学生,时薪 80 元,每月增收 3000 元 + 养老金 5200 元。家长更认 “老教师”:“他们比大学生有耐心,错题讲得透。”数据印证:有专业技能的退休人员(医生、教师、工程师)再就业率达 71%,收入比普通零工高 2-3 倍(智联招聘报告)。
▶ 经济压力大的 “补贴派”:双份收入解燃眉
沈阳的赵大爷老伴患病,养老金 3500 元不够花,在小区当保安后每月多 2000 元,“现在能按时买降压药了”。这类人群占再就业者的 43%,双份收入让家庭月支出缺口缩小 68%。
▶ 闲不住的 “社交派”:上班比在家闷着强
杭州的周阿姨退休后天天追剧,颈椎疼得厉害,去社区超市理货后,“每天走万步,和同事说笑,血压都正常了”。心理学研究显示,再就业的退休人员抑郁风险比宅家者低 54%。
三、这些坑要避开:新政不是 “万能药”
想拿双份收入,这 3 件事必须提前搞清楚 ——
▶ 工伤保险不能少,出了事故有保障
退休人员上班受伤,若企业没缴工伤保险,医疗费可能全自付。武汉某物业公司因未给退休保洁缴险,被判赔偿骨折治疗费 8.7 万元。操作指南:入职时要求企业在 “电子税务局” 缴纳工伤保险,保留缴费凭证比签合同还重要。
▶ 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敢克扣就举报
新规明确 “超龄劳动者工资≥当地最低工资”(如北京 2420 元 / 月)。广州某餐馆给退休洗碗工开 1800 元,被举报后补发差额 + 罚款 1 万元。维权渠道:打 12333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证只需工牌、考勤记录。
▶ 养老金每年认证别忘记,不然会停发
再就业再忙,也要完成养老金生存认证(每年一次)。上海有位退休工程师因忘认证,养老金停发 3 个月,补办花了 20 天。简便方法:在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APP 刷脸认证,30 秒搞定。
张师傅的超市最近又招了两位退休大叔,他们的工牌上写着 “银发顾问”。“年轻人嫌理货枯燥,我们就爱这份踏实。” 这种 “退休不褪色” 的状态,正在全国蔓延。
新政的意义,不止于多份收入。当 60 岁的医生仍能坐诊,58 岁的教师还在备课,社会就少了些 “老龄化负担” 的焦虑,多了些 “经验财富” 的从容。就像老话说的:“宝刀不老,不是说它没生锈,而是依然能出鞘。”
9 月起,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会发现:人生下半场,原来可以这样精彩。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