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元山海
这篇文章是深度的见解分析,主要供大家交流和学习用。
韩国的政治圈和东亚的局势,可真是接连上演了一幕幕大戏,热闹得不得了。
刚刚就职没多久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成了这出戏里的焦点人物。
就在庆州青瓦台举行的会谈,被韩媒直呼为“世纪破冰”,不过,表面上看着挺和气,但背地里暗潮汹涌,这场会晤牵扯出的其实是中国、美国和日本之间那些暗中较劲的较量。
特别是高市早苗在APEC峰会上的涉台发言,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炸弹,直接揭开了区域安全的伤痕,也让韩国一下子站到了风头浪尖上。
日韩“世纪破冰”,利益交换下的权宜合作
对外头的人来说,最让大家惊奇的事儿啊,恐怕就是李在明对高市早苗那热情满满的夸奖了。
要知道,三个月前,李在明还在竞选时大声宣扬“追究日本历史罪行”的硬派立场,可转眼间,他在会客厅里对高市早苗的表现竟然满满都是夸奖。
更逗的是,这个日本首相以前可是多次去拜靖国神社,被韩国媒体叫做“右翼鹰派”,在历史问题上可是一副铁了心的硬派态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对“冤家”走到了一起呢?实际上,答案挺接地气的,就是美国那笔“天价账单”。
美国商务部接连推出两份重磅协议,要求韩国在未来十年内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还要在高科技产业投入额外的3500亿美元,真是大手笔啊!
日本那边也被拉了个5500亿美元的投资任务,日韩两国合起来总额竟然超过上一万亿美金,这种“保护费”的压力不由得让两国只能联手共度难关。
于是,大家看到了一幕极为魔幻的场景:
李在明主动提出要去访高市早苗的故乡,日本奈良,高市也表现出合作的意思,表示会用“领导力”来化解分歧。
两边都避开了独岛、慰安妇、强征劳工这些历史话题,直接就谈商业合作了。
韩国三星集团也迅速表态,要在横滨投300亿日元建研发中心。这一动作一出,关于历史债务和核污水的问题,好像一下子就被按了“暂停键”。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爆东亚,韩国“三角平衡”难以为继
就在日韩政客和商界为“友好新局面”洋洋得意的时候,高市早苗一句话,瞬间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在APEC峰会的时候,她直言不讳地说“台湾海峡的安全关系到日本的利益”,还和台湾地区的“代表”林信义会面,并在社交平台上大肆合影,错误地用上了“总统府资政”的头衔。
这些动作,直接碰触到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外交底线。
中国外交部立马表态,毫不客气地指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历史责任不可推卸,提醒对方别装作不记得。
这事儿不仅让原本就挺紧张的东亚安全局势变得更复杂了,还把韩国给夹在了大国对立的风口浪尖上。
李在明眼下的情况,可谓是难堪得很。
一边,他想着靠着和日本碰碰头,搭个联盟,对抗美国的经济威胁;另一边,又得考虑到中国这个连续21年韩国最大贸易对象的看法。
高市早苗的激烈行动一下子打乱了韩国原本想要保持的“三角关系”,让李在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日韩经济合作背后的“美式算盘”与韩国困局
其实,日韩两国之间所谓的“世纪大和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解决,更多像是受到美方强行安排的利益换取。
在印太战略变得越发紧缩、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还有那一轮轮的关税大棒不断挥洒的情况下,美国其实是想让日韩两个国家多扛点儿经济和安全方面的担子。
这点从贸易账单上就能瞧出点门道。日韩被要求在美方投资不少,特别是在半导体、电动车、人工智能这些高新技术行业。
这不光让韩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更快加深,也打了韩国在中国市场上的话语权一记重拳。
与此同时,USA想靠加强日韩的合作把韩国牢牢绑在遏制中国的战车上。
高市早苗关于台湾的讲话,实际上就是在美国施压下,日本表现忠诚的一个直接反映。
她在登台之前,因为多次去参拜靖国神社,被认为是军国主义残存势力的代表,现在更得用强硬的态度在美日右翼团体中站稳脚跟。
不过,这样的举动,不仅破坏了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根基,也让韩国进退两难。
韩国的“尴尬选择”:经济与安全,往哪边站?
韩国外长赵显不得不紧急表态,倡导中韩关系“取长补短”。
其实,聪明人都明白,要是在未来韩国坚持跟随日本和美国走,那肯定会失去咱们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合作伙伴。
要是跟日本、美国硬碰硬,公开翻脸,那4500亿美元的对美“账单”咋整,怎么把它给消化掉啊?
早就有个教训,韩国要是在国际场合一边倒,结果通常都不好看。比如2018年“萨德”事件之后,乐天超市在中国遇到了不少抵制,韩国的企业也赔了不少钱。
近些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国际影响力跟十年前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从限制稀土出口到在台海搞军事演习,咱们的应对招数不但变多了,而且也更强硬了。
韩国社会也在反思:
面对这个问题,是继续为美国和日本“埋单”呢,还是更看重和中国的经贸往来?为了眼前的好处,是否应该放弃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还是坚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总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最后,东亚那错综复杂的局势再次证明了那句老话: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持续的利益。
日韩所谓的“世纪破冰”,其实更像是一种临时的权衡罢了。
美国想让韩国和日本合力应对中国的崛起,但日本倒是趁机推动自己的一些地缘战略,至于韩国,就只能在夹缝里艰难谋生了。
高市早苗关于台湾的言论,一下子揭露了日本想把韩国扯上遏制中国的战车,而美国却在一旁暗笑收获好处。
对中国而言,底线已经非常明了,台海这事儿,谁敢动手,谁就得吃亏。
韩国,尤其是李在明政府,现在真的到了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
韩国到底是继续当美国的“提款机”,还是抓住和中国合作的好机会,好好保护自家企业和老百姓的利益,这是个不得不做的抉择。
对韩国的民众来说,这也是一次大家共同面对的选择。
曾经的经验还历历在目,未来的方向就在脚下。东亚局势再度风云变幻,每走一步都左右着国家的前途。
关于韩国现在的外交处境,确实挺让人担心的。至于李在明会怎么应对这个局面,估计也得看他怎么权衡利害。中韩关系要不要重新调整,还得看双方有没有姿态去寻找合作点。喜欢的话,赶紧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