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盯紧稀土,其实忽略铁锂,所以我亮个理,铁锂战略胜局下,藏着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密码。
四代铁锂掀革命,因为高压实技术,所以续航破纪录,比如小米YU7车,装它跑八百多,于是理想转了性,从前吐槽铁锂差,现在全系都用它,甚至四川某小厂,曾因产能过剩亏,后来转做四代辅材,居然扭亏小赚了,早期铁锂被看扁,二零一九年占廿三,连续三年下跌,所以大厂财务紧,认为是过渡路线,谁料现在占八十,全球储能九成多,份额还在滚雪球,湖南裕能产能率,达百分之一百一十七,所以行业景气转,宁德时代并购升华,因为草酸亚铁路线,所以押对了宝,虽然前期亏十亿,但是2025年盈,湖南裕能也跟上,二次烧结追上来,于是四代铁锂成风,带动车价往下探,所以纯电销量猛增,快充渗透率涨了,从年初三十五,升到年中五十二,任何爆款车背后,都靠供应链发力,一代铁锂退基站,二代三代占主流,四代打破旧印象,高端车也能用它,这技术突破背后,是厂商多年坚持,升华自建前驱体,投入超五亿资金,曾走高杠杆钢丝,终于熬到转折点,宁德时代并购它,证明材料厂地位,迅速攀升成关键。
三代铁锂霸储能,因为循环寿命长,所以打败三元电,比如加州电站火,四次事故吓死人,于是德方纳米冒头,液相法破难题,虽然建厂仅五十万,但是成全球老二,孔令涌吃住工厂,一步步推向量产,液相法原子混合,纳米级颗粒制备,虽然工艺挑战大,但是循环寿命破,成为特斯拉供应商,DY3DY5成爆品,湖南裕能固相改,也做出长循环材,所以中国铁锂垄断,2025年欧盟订单,七成选中国产品,韩日厂商没招了,只能找中企下单,314Ah电芯爆火,成本仅零点二八,比韩系低四十九,占全球六成份额,储能供应链中国化,美国扶持韩厂败,只能向中订材料,这就是卡脖子滋味。
铁锂却陷内卷困,因为2022年扩,产能飙到九百万,所以供过于求了,比如湖北某钛白粉厂,曾跨界建铁锂线,现在无奈停了产,碳酸锂价崩了盘,加工费跌成本下,所以全行业亏损,2022年利九十亿,2023年亏到底,头部厂毛利率低,从三十跌到不足八,中小厂亏得更惨,宁德时代赚大钱,每天超两亿进账,材料厂成代工者,万润科技毛利率,跌到零点零八,湖南裕能董秘说,已经用尽全力了,CR5达七十五,头部拿九成利润,其余中小厂亏损,技术领先利润滞,成为发展大挑战,行业陷胜利悖论,战略胜却利润差,本来能从容发展,现在却连滚带爬,陷入中国做就过剩的怪圈,融通高科曾神话,2022年融五十亿,现在也陷利润困,产线开工率下降。
铁锂战略胜全局,因为占九成产能,所以反制美国狠,但是利润没跟上,所以藏着升级题,如何把技术胜,转成商业稳回报,这考验产业链智,也考验分配机制,是否要走精细化,是否要建护城河,四代铁锂有溢价,五代铁锂在官宣,可能意味着新局,中国材料厂终点,该是巴斯夫们,而非过剩产能,现在有个开放性问,中国材料厂何时,能真正把技术胜,变成长期稳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