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中国进行了一项看起来挺高端、挺前沿的操作。
中国对几种稀土金属的出口实行了限制措施。
你可能会觉得,这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四个月过去了,美国的军工企业都快哭成了泪人似的,真实是伤心了不少。
为啥?
原因在于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
目前,美军现役以及正在研发的153种主战装备中,有87%的都需要用到中国的稀土材料!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数据:
到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总量达到39万吨,其中中国就产出了27万吨,几乎占了近70%。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2020到2023年这段时间里,美国70%的稀土都依赖从中国进口。
美国暗自认为:
这算是啥情况啊?
我这个国家多牛啊,竟然70%的“工业维生素”都得靠中国提供。
央视新闻都报道了,有美媒也承认,这次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控实际上已经对美国的第六代战机项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就是那款被大家关注的第六代战机啊!
那可是美国最先进的军事科技,结果还是得靠中国的稀土资源。
想一想,从F-35的隐身涂料到核潜艇的声呐系统,再到导弹的制导芯片以及夜视设备。
在这些技术当中,导弹的制导芯片通常不依赖稀土材料。
没有这些工业“维生素”,就算再先进的设计图,也不过是一堆废纸罢了。
这招为啥这么狠?
不少人还沉浸在旧观念里,觉得只要掌握了石油就能把控整个世界。
兄弟,别再迷糊了,现在可是21世纪了!
石油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能源”而已,可稀土才是真正支持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基因。
没有稀土,现代很多高端武器系统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无法正常运作。
精确制导导弹变得像“瞎子”,打到哪里完全靠运气。
隐身战斗机丧失了隐形能力,在雷达屏幕上就像一个大灯泡一样格外明显。
雷达系统直接出问题,敌人一来都毫无察觉。
通信设备全部出故障,部队之间没办法保持联系。
这次中国的管控主要针对的是含有镝、铽等中重稀土元素的钕铁硼永磁材料。
别被名字蒙蔽,这其实就是军工装备的核心部分。
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并不是一下子全都亮出底牌,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到了2023年7月,开始先布局镓和锗的产业,接着在2024年8月,又把锑和超硬材料列入战略目标,现在又新引入了7种中重稀土资源。
每次行动都让对手难以猜到接下来会做什么。
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理解了一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领导者。
美国的军工产业虽然表现得很厉害,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依赖中国的稀土资源。
这种依赖并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刻在骨子里、渗透到系统里的。
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外观看起来十分耀眼,但它的地基其实掌握在别人手里。
一旦有人停止供款,整座楼都可能倒塌。
在现代战争中,掌握稀土技术的优势实际上就意味着掌握了军事技术的优势。
这不是空谈,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推动技术上的霸主地位,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可是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稀土问题上却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稀土现在成了美国军工体系中最脆弱的一环。
什么招都想试试
美国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总想着尝试各种办法。
他们同意出资4亿美元购买MP Materials的优先股,之后就会成为这家稀土矿企业的最大股东。
MP Materials是一家专注于稀土元素开发与提取的公司,控制着全球重要的稀土矿资源。
MP Materials拥有美国唯一一座在运营的稀土矿,就在加州的帕斯山,离拉斯维加斯也不远。
美国把它当作救命稻草,投入了4亿美元。
结果呢?
目前,这家公司大部分稀土精矿还是需要送到中国去进行加工。
你这算是怎么回事啊?
买了头奶牛,结果挤出来的奶还得送到别人家去加工成奶粉。
这就是中国这个招数的巧妙之处。
你有矿吗?
核心在于中国掌握着精加工的技术和产能。
没有经过精细处理的,你那些原料都只算是一堆石头罢了。
这次中国对稀土实行的管控,并不是单纯的我有你没有,而是我掌握了整个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环节。
接着,他们推出了一个“城市采矿”的项目。
计划从废旧手机和硬盘中提取稀土。
听起来确实挺环保,也挺有创新精神的,对吧?
可是一算账,顿时就愣住了。
回收率大概在0.1%到0.2%之间。
每吨废料能提取出1到2公斤的稀土,而且这个过程还得靠耗能很高的化学提纯技术。
这难怪让人觉得跟钱挺难扯上关系的,不是吗?
更有趣的是,美国用在电子废料里的那些稀土,最开始可是从中国进口来的。
就像你把中国制造的商品拆开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提取出这些原材料,结果一算,发现成本竟然比直接从中国购买贵六倍。
这难不成是在自找麻烦吗?
看到这个办法不靠谱,赶紧换个策略——全球范围内大量投入资金争夺矿产资源。
据一些报道,美国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进行了稀土资源的投资项目。
美国在加拿大合作开发重要矿物,还在澳大利亚投资稀土矿。
听起来挺牛的,全球范围内矿藏那么多,难道还担心稀土不够用吗?
问题出现在哪呢?
这些项目要么在环保审批上陷入僵局(毕竟,西方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可是相当严格),要么因为技术不过关,最早也得等到2027年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要么在环保审批上卡住了(毕竟西方国家对环保的标准很高),要么技术还不成熟,最早也得等到2027年才能大量投产。
还得再等三年多的时间。
在这三年期间,美国的军工企业是不是就坐等着呢?
难道F-35的生产线就一直在那里搁置不动吗?
就算这些矿被开采出来,你还得拥有相应的加工技术才能用得上。
目前,世界上稀土的加工技术最先进的还得是中国。
折腾了好一阵子,最终还是得承认,离不开中国。
你可以配备最先进的武器设计,拥有最顶尖的工程师团队,也可以投入最多的资金。
如果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再精明的工匠也难以做出好作品。
这些美国采取的“自救”措施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只是一味对症下药,治标不治本,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不过,稀土并不只是普通的矿物,它实际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条,涉及到多个环节:
采矿工艺;
冶炼提纯工艺;
精细加工工艺;
应用的工艺技术
完善的人才队伍架构
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任何一环都不行。
这种优势是经过几十年的积淀才能形成的,靠大笔投资并不能快速复制。
急得跳脚的原因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佩恩研究所的负责人摩根·巴兹利安(Morgan Bazilian)提到:
所谓的中游环节,就是把矿物进行加工和提炼,变成化学品和金属,而这一步非常关键。这一部分主要由中国来掌控。
这就是导致美国公司着急上火的原因之一。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稀土材料的主要加工和分离的重要角色。
虽然许多国家都拥有原材料资源,但中国在稀土加工和分离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将原材料转化为高端产品方面,主要还是中国在发挥作用。
到这一步,你应该明白了:
掌控产业链比掌握资源更关键。
不少人还停留在“谁有石油谁就厉害”的旧观念里。
到了21世纪,真正的掌控力在于,能不能把原材料转变成别人所需要的产品。
中国稀土这招真正厉害就在于这里,精准把握了这个关键点:
其实并没有实行全面禁运。
那样做太过激烈,容易引发全面冲突。
并不是随意抬价。
这样做很可能会让别人更倾向于考虑其他替代方法。
而是采取“精准控制”。
让你明白没有我你就不行,但又故意给你一些期待。
不会用一刀把你的主动脉切断,而是对那些重要的血管轻轻一压,让你感受到疼痛,却不会危及生命。
这样一来,你既不敢鲁莽行事,也不会轻易冒险越墙。
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为这个瞬间做充分的准备。
中国凭借稀土资源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教训:
产业链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全面整合产业各环节的想法,它强调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流程都要统筹规划,确保各个环节协同高效运行。而精准打击则是指通过详细情报和先进技术,集中力量准确命中目标,减少误伤,实现最大效果。
精准打击之下
据商务部公告显示,中国开始实行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采用“一批一证”的管理方式。
每次稀土出口都必须取得独立的出口许可证,同时,出口企业还需要提供最终用户的详细信息。
这表明,稀土出口受到严格的管控,出口公司必须获得特定的批准,还要提供最终客户的详细资料,以确保出口过程的透明和合规。
中国对每一克稀土的去向都了如指掌,包括最终买家是谁,以及用在什么方面。
就像快递员不仅知道你买了什么,还清楚这些快递的最终目的地和接收者。
还会知道你打算把它送给谁,以及什么时候要用。
到5月18日为止,至少有六家稀土磁材公司拿到了稀土出口许可证,比如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等。
截止到5月18日,至少有六家从事民用产品的稀土磁材企业获得了稀土出口许可证,比如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等。
至于那些军工企业,相关的稀土出口情况还没有明确的公开信息披露。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早就被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
想从中国获取稀土资源?
别白费力气了,做梦去吧!
这就是中国的聪明之道:
不是没有卖,而是根据人来决定出售。
你们是专门从事和平民用产品的企业吗?
没问题,我帮你放行了。
你是一家专门研发和生产武器装备的军工企业吗?
抱歉,根本没有门。
你以为中国只是限制出口就行了吗?你低估了中国的长远战略眼光。
中国在确保技术机密方面也投入了大量心血。
将复杂的稀土分离工艺拆开成多个单一步骤,让每个技术团队只掌握自己那部分的关键技术。
这个方法到底有多牛逼?
即使有人试图偷偷窃取技术,挖走几名工程师也没什么作用。
因为他们 each只懂得很少一部分。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技术已经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是靠挖几个专家就能模仿得了的。
美国打算重新建立稀土产业链,光靠资金是不够的,还得依靠技术、人才和时间的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军工企业现在如此焦急的原因。
他们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供应商的问题,而是整个技术体系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在今天的战场上,精准的经济制裁比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让人感到可怕。
为什么?
因为武器只能消灭对方,而经济制裁可以限制对方的行动。
武器能让人感到害怕,而经济制裁则让人觉得绝望。
中国这次对稀土实行管控,可以说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美国的军工企业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觉得压力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关键原材料受限的背景下,他们需要寻找新的供应渠道或者提升自主生产能力,来应对潜在的冲击。同时,也可能会关注到市场的变化,积极调整战略,希望在新的局势中保持竞争力。
再怎么把肌肉练得发达,也会因为被人控制呼吸而无法发挥全部实力,再强的力气也用不出来。
而且,这种情况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
不是一次性的打击,而是通过长期掌控来实现。
如果美国想摆脱这种控制,就得从头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这可不是几年内能搞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