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鸣锣,陈佩斯“重学”电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陈佩斯,今年71岁了。
当上一代观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经典小品,以及《二子开店》《孝子贤孙伺候着》等“老电影”时,最近电影《戏台》的热映,让这一代观众重新认识这位一辈子就干了喜剧这一件事的艺术家。
《戏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民国战乱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带着戏班进京演出,而店伙计大嗓儿被洪大帅误认成名角金啸天,被要求演出《霸王别姬》。台前台后顿时乱作一团,各方势力卷入其中,在小小的戏台上,一场啼笑皆非的大戏就此鸣锣开场。
《戏台》的话剧版从2015年至今演了360多场,电影版迄今豆瓣评分8.0。身兼导演、编剧、领衔主演的陈佩斯,时隔近30年重新执导电影,无论演出阵地在舞台还是银幕,他关注的始终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只要大家能在戏里找到点什么,我们的努力就值了。”陈佩斯说。
陈佩斯。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话剧版《戏台》获得了好口碑,观众不可避免地对电影和话剧进行比较。
陈佩斯:谁都会有观后感。戏剧就是戏剧,电影就是电影,这两个是可以分开的。但好的戏剧很有可能成为好的电影,因为它剧本结实、文学架构精巧,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听说你为演员准备了一份长达8页的导演手记?
陈佩斯:是的,先从电影的背景开始说,一直说到我想要的风格样式,再具体到每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