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国时期的东北,张作霖这个名字绕不开。这位从草莽崛起的“东北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他背后庞大的家族,更是藏着无数值得说道的故事。六位夫人陪伴左右,十四位子女在时代浪潮中各自走出不同轨迹,孙辈们又在各行各业续写家族篇章,这一大家子的脉络,比电视剧里的剧情还要曲折生动。张作霖的第一位夫人赵春桂,是他早年还在江湖闯荡时娶的。两人相识于张作霖最落魄的阶段,赵春桂娘家是当地的小康之家,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了这个当时没什么名气的年轻人。赵春桂为张作霖生下了三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张学良、长女张首芳和次子张学铭。遗憾的是,赵春桂身体一直不好,1912年就因病去世了,没能看到张作霖后来在东北的辉煌,也没能亲眼见证孩子们长大成人后的模样。第二位夫人卢寿萱,是当时辽西一带有名的美人。张作霖对她一见倾心,托了不少人说媒才将她娶进门。卢寿萱性格温婉,知书达理,在府中很受尊重。她为张作霖生下了两个女儿,张怀英和张怀卿。卢寿萱不仅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对赵春桂留下的张学良兄妹三人也十分照顾。张学良后来回忆起这位继母,总是说她待自己像亲生母亲一样,在他年少时给予了很多温暖。
第三位夫人戴宪玉的命运则有些坎坷。她原本嫁过人,丈夫是当地的一个捕头。张作霖看中她后,用权势逼迫对方离婚,才将她娶回府中。戴宪玉心里一直惦记着前夫,对张作霖始终带着抵触情绪。后来,她的弟弟因为醉酒闹事,被张作霖下令处决,这件事让她彻底对张作霖寒了心。最终,戴宪玉选择离开帅府,出家为尼,没过几年就病逝了,她没有为张作霖留下一儿半女。第四位夫人许澍阳是平民出身,性格朴实善良。她为张作霖生下了四个孩子,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次女张怀瞳和三女张怀曦。许澍阳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即使在战乱年代,也坚持让孩子们读书学习。她自己也很有主见,后来带着部分子女去了美国定居,在异国他乡平静地度过了晚年。
第五位夫人张寿懿是张作霖最宠爱的夫人之一。她出身名门,父亲是清朝的黑龙江将军寿山。张寿懿不仅容貌出众,还很有才智,经常陪伴张作霖出席各种重要场合,在外交场合上表现得大方得体,为张作霖挣了不少面子。她为张作霖生下了五个孩子,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和四女张怀敏。张作霖去世后,张寿懿在关键时刻稳住局面,秘不发丧,为张学良顺利接管东北争取了宝贵时间,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智慧。第六位夫人马岳清原本是天津戏班的一名演员。张作霖在天津看戏时看中了她,将她带回东北。马岳清年纪最小,性格温顺,在府中与其他夫人相处融洽。她为张作霖生下了一个女儿张怀敏(与张寿懿之女同名,非同一人)。张作霖去世后,马岳清一直陪伴在张寿懿身边,后来跟着张寿懿一起去了台湾,晚年生活平静安稳。在张作霖的八个儿子中,长子张学良的名气最大。他从小就被当作继承人培养,1928年张作霖去世后,27岁的张学良接过东北军的指挥权,成为新一代“东北王”。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决定“东北易帜”,宣布东北四省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东北长期割据的局面,这一举措对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1936年,张学良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蒋介石的长期软禁,从36岁到90岁,整整被关押了54年。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恢复人身自由,2001年在夏威夷去世,享年101岁。
次子张学铭的人生也颇具看点。他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在父亲和哥哥的支持下,担任过天津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等职务。张学铭在任期间,致力于整顿天津的社会治安,打击黑道势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学铭拒绝为日本人效力,隐居在天津。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到政府的礼遇,担任过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1983年在北京去世。四子张学思的选择与哥哥们截然不同。他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冀中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等职务,参与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张学思投身海军建设,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之一。1970年,张学思在狱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其他几个儿子的人生则相对平淡。三子张学曾性格叛逆,不愿意依靠家族势力,早年留学美国,毕业后在联合国工作,后来定居美国,很少再回中国。五子张学森对航空领域很感兴趣,曾在美国学习航空技术,回国后在空军部队服役,后来也去了美国定居,2001年在上海去世。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和八子张学铨的记载相对较少,张学俊后来去了台湾,张学英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天津生活,后来因病去世,张学铨则一直留在天津,晚年生活低调,靠政府补贴度日。张作霖的六个女儿中,长女张首芳的婚姻充满了政治色彩。张作霖为了拉拢当时的黑龙江督军鲍贵卿,将张首芳嫁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英麟。两人没有感情基础,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张作霖去世后,鲍英麟很快就提出了离婚,张首芳带着孩子独自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张首芳的生活陷入困境,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得到了政府的照顾,1954年在北京去世。次女张怀英嫁给了蒙古达尔罕亲王的儿子包布。包布患有先天性疾病,智力低下,张怀英的婚姻生活十分痛苦。后来,在张学良的帮助下,张怀英与包布离婚,先后在天津、上海等地生活,晚年去了台湾,1990年去世。三女张怀卿嫁给了直系军阀曹锟的儿子曹士岳,曹士岳性格暴躁,经常打骂张怀卿,两人后来也以离婚告终。张怀卿晚年定居天津,1992年去世。四女张怀敏(张寿懿之女)是姐妹中命运较好的一个。她毕业于东北大学,后来嫁给了国民党军官翟文选的儿子翟元坤。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怀敏跟着家人去了台湾,在台湾担任过中学教师,2021年在台北去世。另外两个女儿张怀曦和张怀敏(马岳清之女)的记载较少,张怀曦早年曾被许配给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的儿子,后来这门婚事不了了之,她去了美国定居,张怀敏(马岳清之女)则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晚年生活低调。张作霖的孙辈们虽然没有祖辈那样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但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是著名的航空专家,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在美国太空署工作,参与过多个重要的航天项目。张学思的儿子张仲群投身商界,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张学森的女儿张闾蘅则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经常往返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还有不少孙辈选择从事教育、科研等行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张作霖家族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从张作霖在东北崛起,到子女们在时代浪潮中各自抉择,再到孙辈们在和平年代扎根各行各业,这个家族经历了荣华富贵,也遭遇了磨难挫折,最终归于平淡。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与沧桑,让后人读来感慨万千。参考文献:[1] 徐彻.《张作霖传》[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3] 王充闾.《张学良:人格图谱》[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