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深汕站2027年将投用:25分钟直达深圳,联动西丽枢纽加速大湾区要素流动

点击次数:111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19 07:03:51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蓝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其中,深汕站的建设备受瞩目,这座超级枢纽的崛起,不仅将改变区域交通格局,还将对粤东地区的经济地理产生深远影响。 深汕站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了多个关键节点的突破。主体结构施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蓝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其中,深汕站的建设备受瞩目,这座超级枢纽的崛起,不仅将改变区域交通格局,还将对粤东地区的经济地理产生深远影响。

深汕站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了多个关键节点的突破。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展开,桩基工程已完成 960 根,占总量的 85%。首根型钢柱的吊装完成,更是标志着站房建设正式转入地上阶段。

按照计划,深汕站将于 2027 年通车,届时将同步衔接已运营的广汕高铁和正在建设中的深汕高铁。此外,作为深汕站的重要配套工程,罗湖北站也将于 9 月开工,并在 2027 年 11 月竣工。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为深汕站的如期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物理空间维度来看,深汕站总建筑面积达 35.6 万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为 4.8 万平方米,相当于 50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站场规模采用 5 台 13 线布局,其中广汕场 3 台 7 线,深汕场 2 台 6 线。如此庞大的规模,使其在湾区众多车站中脱颖而出。

在运输效能方面,深汕站高峰发送量可达 7000 人 / 小时,承载量超过广州南站的三分之一。通车后,从深汕站出发,25 分钟可直达深圳西丽站,40 分钟可贯通广州东站,大大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

传统的交通枢纽往往存在 “孤岛效应”,与周边城市功能融合不足。而深汕站创新性地提出了 “东站西城” 模型,开启了站城融合 4.0 范式。

东侧枢纽核将高铁、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进行立体换乘,实现了 “零距离” 接驳,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效率。西侧城市核则聚焦商业办公和生态居住,通过激活土地溢价,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连接东西两侧的 “深汕之桥”,不仅仅是交通连廊,更是人才、资本、信息汇聚的管道。站房内部采用绿化中庭和自然采光系统,有效破解了传统枢纽空间压抑的问题,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

深汕站的建设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在整个建设周期中,BIM 技术贯穿始终。通过深化模型指导现场施工,利用 4D 模拟预演工序,以及借助物联网动态统计耗材,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在装备自主突破方面,900 吨级流动式架桥机成功破解了隧道口架梁的世界难题。焊接机器人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更是将精度控制达到了毫米级,确保了工程质量。

深汕高铁全长 125.5 公里,贯穿深圳 6 区和惠州 3 县区,桥隧比高达 92.6%。这条高铁线路的建成,将使深汕合作区从辅城升格为深圳东部主中心,有效破解 “飞地困境”。

深汕站与西丽枢纽联动,接入 4 条国铁和 4 条地铁,形成大湾区 “双核枢纽轴”。这不仅加强了深汕合作区与深圳主城区的联系,还促进了粤东产业廊道与深港科创走廊的无缝衔接,加速了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流动。

深汕站的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成果。它的崛起,将为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超级枢纽在 2027 年绽放光彩,见证大湾区的又一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