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阿富汗临时政府,在外交舞台上简直是上演了一出川剧变脸。这操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短短48小时,态度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前脚刚跟美国特使握手言欢,满口答应放人;后脚就对着中俄伊巴四国“注意安全”的提醒,甩起了脸色。
这头,美国人刚给戴上一顶“与邻国关系迈出积极一步”的高帽,显得其乐融融;那头,邻居们“你家后院得防着点激进组织”的苦口婆心,反倒被怼成了“干涉主权”。塔利班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套组合拳,着实把不少人给看懵了。
说穿了,塔利班这波向美国示好,根子上就是一场拿长远换眼前的短期交易。毕竟,人是铁饭是钢,肚子都快填不饱了,谁给的糖甜,就先冲谁笑一笑,这是写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
山姆大叔的糖衣炮弹
今年以来,美国和塔利班之间你来我往,人质交换的戏码已经演了三回。从年初用阿富汗囚犯换两名美国人,到3月特使亲自访问再捞一人,这套路数玩得是越来越熟。
最近这次就在9月28日,又一位美国公民阿米尔·阿米里回了家。《华尔街日报》对此毫不避讳,直接把话挑明了:美国在谈判桌上,就是把人道援助和放人这两件事,死死地捆在了一起。
这一招,精准地掐住了塔利班的命门。如今的阿富汗经济,就像一盆离了外界输液管就活不了的盆栽,极度依赖国际援助。这根管子要是断了,本就脆弱不堪的民生,恐怕连最后一口气都喘不上来。
所以,对塔利班来说,这笔买卖看着挺香。首先,每放一个人,都能换来美国那边一丝半点的态度软化。这次放人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还顺带提了卡塔尔的“中间人”功劳,无形中帮塔利班在国际上刷了一波存在感。
其次,就算美国的经济合作承诺只是画饼充饥,暂时落不了地,光凭这张空头支票,也足够对内安抚人心了。他们可以告诉老百姓:瞧,我们在努力搞活经济,外援马上就来了。这种“交换一次给点甜头”的模式,对穷得叮当响的塔利班而言,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
邻居们操碎了心
然而,另一头中俄伊巴四国的提醒,可真不是闲着没事干。他们点出“阿富汗仍然存在激进组织”,那可是有图有真相的。
联合国的报告早就白纸黑字写着,“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这类极端团伙,依然在阿富汗境内上蹿下跳。更要命的是,像“巴基斯坦塔利班”这样的恐怖组织,在阿富汗好几个省份都还保留着据点,活得有滋有味。
这些家伙就像一颗颗埋在家门口的定时炸弹,不光威胁阿富汗自己,更让邻居们晚上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所以,四国发出这个警告,其实是带着诚意和真金白银的合作方案来的。中国提议的跨境基建,俄罗斯规划的能源开发,哪个不是能让阿富汗脱胎换骨的长久之计?
但这些“大餐”都有一个明确的前菜:你得拿出实实在在的反恐行动来。俄罗斯4月份暂时取消对塔利班的活动禁令时,话说得很透彻:要是反恐决心不够,行动跟不上,这禁令随时能给您再挂回去。这些项目可不是零敲碎打的援助,修路能打通经济命脉,开矿能创造就业,都是帮阿富汗自己站起来的硬核支撑。
塔利班虽然也搞了些反恐动作,但给人的感觉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没能做到斩草除根。这里面固然有能力问题,毕竟自家都一团糟;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他们还没想好,或者说没能力建立一个让邻国们彻底放心的长效合作机制。
踩着昨天的坑过河
阿富汗临时政府对中俄等国的提醒反应如此激烈,其实也暴露了内心的那点小九九。他们一直想在国际上立一个“负责任、守承诺”的人设,好换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援助。
现在邻国直接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等于当面揭了老底,恼羞成怒也就不难理解。但话说回来,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恐怕是个彻头彻尾的战略误判。
别看现在双方人质换得挺欢,但最要命的矛盾一个都没解决。别忘了,白宫现在坐着的是谁——特朗普。他可不止一次公开嚷嚷,想要“收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要是不配合,有的是办法让你难受。
美国这种一边喂糖吃,一边背后磨刀的做派,已经把“援助承诺”的不可靠性写在了脸上。美国的援助永远是有条件的,而且其国内政治风向一变,这些承诺随时可能变成废纸一张。一旦特朗普哪天把基地问题和援助彻底捆绑,塔利班现在所有的妥协,最后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翻开历史看看,塔利班也不是没吃过这种“短视”的亏。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曾选择亲近美国、疏远俄罗斯,结果呢?非但没换来稳定的靠山,反而因为治理和安全上的烂摊子,最终被全世界孤立。
結語
眼下的局面,和当年何其相似。塔利班渴望美国的短期诱饵来解燃眉之急,这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为此就一头扎进去,忘了与中俄这些搬不走的邻居进行长期合作的巨大价值。
美国的援助是附带政治条件的,并且极不稳定。而中俄等国的合作,虽然也有反恐这个前提,但这本身就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要求,既能帮助阿富汗筑牢发展的根基,也能保障整个区域的长治久安。
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国的生存智慧从来不是简单粗暴地“选边站”,而是在各方力量之间,找到那个能实现“长期共赢”的精妙平衡点。阿富汗临时政府需要真正看懂这一点。
这次与美国交换人质,被美方称为“积极一步”,但如果踩不准这个至关重要的外交平衡点,这一步,很可能就会变成让阿富汗滑向更深困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