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俄乌和谈再启,普京被迫亮底牌,北约已无退路了,默克尔惊人预言

点击次数:54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7-29 09:26:26
当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2022年寒冬就说过,俄乌冲突最终会在谈判桌上结束。现在看来,她的预言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各方曾经喊打喊杀,现在却都悄悄地往谈判桌边靠拢。 这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要和平,而是战争的残酷代价,加上国际局势的剧变,把大家都逼到

当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2022年寒冬就说过,俄乌冲突最终会在谈判桌上结束。现在看来,她的预言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各方曾经喊打喊杀,现在却都悄悄地往谈判桌边靠拢。

这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要和平,而是战争的残酷代价,加上国际局势的剧变,把大家都逼到了这个份儿上。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就得看看这三年多大家都付出了什么。

默克尔说得对,战争的本质就是成本。所有卷进去的,都在流血,都在花钱。继续打下去,大家的日子都得破产。你看乌克兰,基辅直到今年7月5日,还在遭遇轰炸,那次就有2死31伤。

这种空袭,现在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电力站、水厂、还有重要的铁路枢纽,都被炸得一塌糊涂,整个国家运行起来都很吃力。

俄罗斯日子也不好过。在顿巴斯战场上,他们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很多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乌克兰还搞“斩首行动”,俄军的高级指挥官都得提防着。

新兵补充的速度,好像也跟不上前线的消耗。经济方面呢,西方的制裁让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限,连买导弹芯片都变得异常艰难。

西方国家也没捞到什么好。他们援助乌克兰的武器,把自己的库存都快掏空了,连美国公司都在抱怨。欧洲这边,能源价格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也陷入了困境。

可以说,三年战火下来,所有参与方都在实实在在地流血,都在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仗再打下去,谁也耗不起。

就在大家筋疲力尽的时候,2025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他一上任,这局势立刻就不一样了。他直接推翻了拜登政府之前定下的规矩,就是那个“乌克兰不点头,美国就不谈”的调子。

他有他自己的打法。2月12日那天,特朗普先跟普京通了电话,聊了足足一个半小时。然后,他才跟泽连斯基通了话,大概聊了一个小时。

这种安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给乌克兰一个信号:你现在没那么重要了,别再把自己当主角。

更关键的一步是2月18日。特朗普和普京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来了场面对面的会谈,时间长达4.5小时。这是俄乌冲突三年多来,美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直接对话。

这次会谈可不简单,双方都同意恢复大使馆人员,还要专门组建一个谈乌克兰问题的小组。这说明美俄关系,已经从冰点开始解冻,为后面的谈判开了个口子。

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来说,特朗普的压力就更直接了。2月28日,特朗普和他的副手万斯在白宫,当着泽连斯基的面,把他训斥了一顿。

话说得很重,直指泽连斯基手里已经没牌了,还说他是在“赌几百万条人命”和“第三次世界大战”。话说到这份上,几乎就是威胁了。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原本在谈判桌上态度强硬的泽连斯基,也开始转变了。大概在2月的时候,他就公开向俄罗斯喊话,提议这周就举行第三轮俄乌谈判,希望尽力争取停火。

你看,这事儿不就是特朗普强势介入后,乌克兰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吗?特朗普一回归,就成了推动俄乌走向谈判桌的关键人物。

在特朗普的强压之下,冲突的各方都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手里的筹码。俄罗斯那边,虽然嘴上不软,但在行动上已经展现出了一点弹性。

普京在4月28日,突然宣布要在卫国战争胜利日期间临时停火。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克里姆林宫在给谈判铺路,表明他们还是有谈的意愿的。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2月也说过,俄美外交不能断,但强调必须是“平等对话”,俄罗斯绝不会“单边让步”。这既是释放信号,也是划清了红线。

俄罗斯的底线是很明确的,而且没得商量: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那四个州,已经被他们视为“俄罗斯的新现实”了,绝不能谈;乌克兰也必须承诺,永远不能加入北约。

对乌克兰而言,选择谈判实属无奈。你看苏梅地区,战事吃紧,那里要是守不住,俄军可就直接打到基辅了。军事上,乌克兰面临着实实在在的溃败风险。

西方军援的不确定性,也让乌克兰心里没底。普京之前公开警告北约,如果乌克兰用西方武器打俄罗斯本土,他们会报复。这直接影响了对乌军援。

事实也是如此,美国在2025年给乌克兰的军援,比2023年砍了三成。现在乌军的炮弹,只有俄军的五分之一,连60岁的老头都得被征召上战场。

泽连斯基自己的政治前途,也跟停战直接挂钩。如果冲突结束,签署了和平协议,乌克兰就会举行大选。他很可能连任失败,甚至可能被接替他的人清算。

这可能就是他之前不愿意停战,甚至在谈判中特别强硬的原因。不过到了4月,特朗普放出风来说泽连斯基愿意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让步,泽连斯基马上就辟谣了,说“绝不承认被占领土”。

这说明他面临内外巨大的压力。欧洲盟友呢,也是一肚子焦虑。德国新总理默茨嘴上对俄罗斯强硬,支持特朗普援助乌克兰,但他私下却担心美俄会背着欧洲搞交易。

他坚持欧洲必须参与到谈判桌上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新首相斯塔默,也急匆匆地跑到华盛顿,反对美俄“私相授受”。这都反映出欧美在乌克兰问题上,心不齐。

尽管各方现在都被推到了谈判桌边上,但要真正实现和平,前面还有一堆“雷区”等着,矛盾深得很,一时半会儿根本解决不了。

首先就是领土问题。乌克兰坚决不承认任何被占领土,而俄罗斯却把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当成“新现实”,根本不跟你谈。双方立场南辕北辙。

安全保障也是个死结。乌克兰哭着喊着要进北约保命,而俄罗斯当初掀桌子,就是为了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俩根本诉求,完全是矛盾的。

战后重建那更是个天文数字,几千亿美元,谁来掏?美国态度暧昧,俄罗斯肯定一分钱都不会出。

战争罪责呢,西方非要追究俄军的“战争罪”,俄罗斯呢,直接嗤之以鼻,说“单边让步?休想!”三年的战火,积攒下来的仇恨,也不是签个协议就能抹平的。

所以,俄罗斯副外长加卢津7月14日说“俄乌直接谈判会继续”,但现在“边谈边打”已经是常态了。俄军在哈尔科夫,靠着“无人机+AI”的战术,每天还能推进3公里。

乌军的炮弹,只有俄军的五分之一,西方给的援助也持续缩水。

默克尔当年说冲突终将谈判解决,那不是她对和平有多乐观,而是她看透了战争的代价。现在,正是这种令人承受不住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代价,加上特朗普的强力介入,把俄乌冲突推到了谈判桌前。可这张桌子,布满了雷区,那些深层的矛盾根本没解决。真正的和平之路,还远着呢,而战争的代价,还在被持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