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盛又出来“吹风”,说“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市场上一阵窃窃私语。就在周末,朋友群里有人发了条截图高盛的研究报告配上几个关键数据,五分钟内就有人说要抄底,另一半人还在观望。说实话,别被这类大机构的声音吓着也别当真晕头向。你听我讲两句,别急着下单。真心的,这话不是吓唬你。
把高盛的观点拆开支撑论据并不空泛。第一是政策面,国家对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的补贴在加码,税费减免、信贷投放在落地,LPR虽稳,流动性并不紧张,企业融资成本在下降,这种环境鼓励扩产和研发。第二是资金面,北向资金在三季度末有明显净流入,公募在加仓,机构配置在改变,净流入的数据不是小数目。第三是产业端,像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这些赛道,订单和装机量都在跑,基本面正在修复并且放量。政策、资金、产业三条腿并行,支撑点很实在。别走神了,抓住这些点再下手。就是别傻冲进去。
乐观声里也藏着雷。外部有不确定性美元走强、全球资本流动的反复,外资说撤就撤,A股短期波动可想而知。内部则是估值问题,部分题材股估值透支严重,个别概念市盈率上百,但业绩增速远跟不上,财报一出就回调。那是不是稳赚不赔?别开玩笑了,这年头谁能保证稳稳地赚?我才不信呢。
普通人到底怎么做才靠谱?先抓两类机会一是高景气赛道的头部公司,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像储能、半导体设备的龙头,长期成长靠谱。二是低估值蓝筹修复类,银行、保险这些业绩稳、估值处低位,适稳健型投资者。再说说必须避开的三类雷题材炒作、绩差垃圾股和高杠杆操作。别去碰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热点股,那种“击鼓传花”的把戏,过后都是教训。借钱炒股?别想了,杠杆会把你劈得很惨。真假的?等着瞧吧,市场会给答案。
高盛的观点能作为参考,但不是买票进场的通行证。把赚钱逻辑想清楚,理解流动性、估值和基本面的关系,才有可能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听别人的话可以,别把自己的人生和全部积蓄押在一句外媒预测上。等一下,记住一句老话市场里没人发善心,只有风险和机会并存。真心的,别着急,慢慢来。